亚文化、非主流与创新美学之前卫艺术

什么是文化?

一般对文化的定义是为美术或是高深学问(Highbrow)的活动或兴趣。(精致文化/Elite Culture),历史学派对于文化的认定是社会上发生的任何事物,透过代代相传而成为实际应用的习俗或观念。(普通文化/Popular Culture)。过去精致文化是贵族阶级所独享,现在则是由消费能力所区隔。普通文化又近似古时的民俗(Folk Culture),工业化社会后,透过大众媒体的传播,文化成为大量制造的产品,而形成了大众文化(Mass Culture)。不同的族群又为寻求自我不同的认同感,而形成独立的次文化(Sub-Culture),而信息时代(Information Age),文化成为数字数据传递的一种讯息,网络文化形成新的文化族群。

什么是前卫艺术

艺术的形成与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关连,艺术的判定需要文化的支持。有些新创的艺术风格一时之间尚无明确的文化脉络时,通常都先定位为前卫艺术。
艺术是文化产品的精致化,前卫艺术通常都是开始于次文化中,精致化过程中的实验品。先由次文化中得到小众的支持,受到大众媒体的再制造后,就能成为主流艺术的一个支脉。相当于航空试飞的实验机种。前卫艺术又与经济发展有相当的关系,新的产品为开发市场,争取次文化中的消费者认同,便利营销产品,通常都会以其认同的前卫艺术为包装。前卫艺术是一时的流行,可以是时代的记号(Mark),文化寿命不长,但部份精华将成为主流文化之一部份,是为文化创新的动力。

亚文化的传播通道

以艺术为号召的饮食聚会场合、高学、信仰聚会场合等常成为亚文化的发源地,透过小众宣传管道,受欢迎的一派,即逐渐扩大社会影响力,成为创新文化或艺术。与媒体的EPS(Elite、Popular、Special)阶段相当,目前由于大众媒体的兴起,在媒体中传播的文化讯息通常都是以主流文化为主,小众传播的就是亚文化(次文化)。在商业时代里,大众文化成了媒体不断复制的商品,就像产业发展一样,须要不时更新商品,以提供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,所以亚文化就成了可以选择的原料素材,提供媒体业采购或包装。透过媒体的放大,亚文化也能成为大众文化,如美国黑人嘻哈音乐。

影视创作的市场价值

具研究分析,人类以图像性思考的占比达百分之六十多,「眼见为凭」的概念,让影视媒体成为主流有力的传播工具,也让其成为大众文化有力的领导者。前卫艺术概念,提供影像创作者找到参考样本,不同的符号或情感表现方式,所以需要专业教育。前卫艺术在推广成大众文化的过程中,相当于新产品商品化的过程,具有带动新文化发展的能力,而新文化的形成,也是带动新的消费趋势,形成新的市场,能带动经济循环。如咖啡文化,手机文化及现在新媒体文化等。